10月30日, “2024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 评选结果正式公布,通力集团执行副总裁、通力大中华区总裁包嘉峰荣登该榜单。
今年是福布斯中国连续第四年举办“华人精英系列评选”。本次评选从“商业”和“文化”两个维度,遴选出了“影响力”和“成长力”两大类别、共100位杰出的华人精英代表。其中“影响力”的入选者均为当年取得显著成就、并在全球展现较强影响力的行业标杆人物。包嘉峰总裁作为榜单上唯一入选的制造业企业领导名列“影响力”人物榜单。
本次与包嘉峰总裁一同上榜的其他获奖者还包括世界500强和中国领军企业领导人,以及科技、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杰出代表。如Apple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Visa大中华区总裁于雪莉,NVIDIA副总裁刘念宁,刚刚在巴黎奥运会获得女子击剑个人重剑金牌、同时也是中国香港代表团在本次奥运会首枚金牌的江旻憓,大提琴演奏家、音乐唱作人、演员欧阳娜娜。
点击此处查看完整榜单
包嘉峰于2022年加入通力,此前服务于微软,是微软最年轻的全球合伙人之一。包嘉峰凭借着自身的数字化和企业转型经验,引领并推动通力及行业进行了一场由内而外的变革。
对于本次上榜,包嘉峰表示:”能够入选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榜单,我深感荣幸。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嘉奖,更是对通力团队致力为用户、行业乃至社会带来积极变化的肯定。
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始终对助力企业转型与升级充满热情。电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其潜力远不止于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电梯行业,让城市客流和出行方式更美好。通力的愿景‘塑造城市的未来’始终激励着我,让我矢志不渝投身于此。“
福布斯杂志借此机会与包嘉峰总裁进行了深度访谈,探讨了他在智能时代如何推动企业转型,重塑行业格局。
对话通力电梯包嘉峰:智能时代,重新定义电梯行业
(文章来源:福布斯)
凭借着自身的数字化和企业转型经验,通力集团执行副总裁、通力大中华区总裁包嘉峰引领通力和行业展开了一场变革,并入选了“2024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评选”。
2022年,刚来到通力的第一周,包嘉峰就戴着安全帽来到工地,实地调研电梯维保情况。负责维保的一线员工每两周来次现场,通常是师傅带着徒弟,他们按部就班,凭借不断传承的维保经验分析现场状况,用纸笔记录维保数据。
一切都看起来秩序井然。但对于此前在微软服务18年的包嘉峰来说,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基础设施”。作为典型的传统制造业,电梯行业亟需一场由内而外的变革。包嘉峰对此坚定不移。
“一切皆流,无物常驻。”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对世界规律的总结。求变向新,同样也是通力集团执行副总裁、通力大中华区总裁包嘉峰引领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准则。
转身:用数字化重塑行业
在微软服务的18年间,从硬件到软件,从云服务到人工智能,包嘉峰一直亲身参与并引领数字化革命的浪潮,他深刻感知到数字化对生产范式的重塑。
2022年,包嘉峰毅然转身,从微软来到通力。两者行业迥异,数字化的进程也相差甚远。他需要重新思考,数字化对传统制造业意味着什么。
包嘉峰认为,通力的数字化,一定是彻底的、多元的、跨组织的,而不只是停留在产品层面。
在深度调研市场格局后,包嘉峰对组织结构进行了深度调整,宣布并成立了软件中心,将数字化转型定位为: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打造一个开放、创新、共享的数字化生态系统,通过连接行业上下游,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通力将向合作伙伴共享先进的数字技术,促进共同创新,从而提供无缝的客户体验。
“看到地图上这个闪烁的红点了吗?这就是一个预警信号,告诉我们这个地区的某台电梯可能有潜在的风险,系统会立即响应,自动调配维保资源。”包嘉峰对着地图化显示的维保服务数字看板解释道,“通力的预测性维保能够实现设备故障率降低约55%,困人风险减少约40%。”
数字化还极大地增强了乘客的安心和便利。现在,乘客可以通过微信扫描电梯轿厢内的二维码,实时了解电梯的运行状态,并且能够及时反馈所遇到的任何问题。所有信息会实时发送至通力的云服务平台,由分析工具进行分析,一旦发现电梯需要维保,系统会自动完成线上下单。
不久前,包嘉峰再次来到维保现场。他看到,维保员工手里拿的不再是纸质笔记本,而是安装了中台系统的操作设备。维保人员还可以直接向后台机器人提问,相当于与虚拟专家进行对话,而机器人会从数据库中检索信息并回答问题,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来提高维保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一块屏幕,一场变革,一次行业的重塑,让通力电梯背后2万名员工、65万台设备、以及日均服务上亿人次的乘客,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作为通力的重要能力,数字化也深刻体现在其维保服务领域。在通力电梯的客户服务中心,有一块巨大的中控屏幕,大屏左边区域显示通力的65万台在保设备,大屏中间和右侧实时显示连接到云端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借助这一系统,通力能够实时监控遍布全国各地的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况,经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预测性维保,在问题出现之前预见潜在故障,自动安排维修,从而避免电梯停梯或故障。
战略:迎接新叙事
时代大潮,浩浩汤汤,奔流不息。电梯行业也需要告别旧叙事,迎接新时代。
自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通力紧紧抓住中国城市化和基建的时代机遇,一跃成为中国领先的电梯品牌,中国大陆也成为通力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通力昆山工业园已经是通力全球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海外研发基地,产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当前历史进程的中国市场而言,包嘉峰需要回答的,不只是数字化等业务形态的转型,还有一个组织的时代之问:通力电梯的未来该往哪里去?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放缓,新梯需求持续下降,中国电梯市场从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尽管如此,中国的新梯市场依然重要。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新梯市场,约占全球新梯市场的60%。”
成长于美国、但拥有15年中国本土工作经历的包嘉峰,既有独到的全球视野,也有丰富的本地洞察。面对时代的既定命题,在新梯市场之外,包嘉峰敏锐洞察到电梯后市场的潜力。他将通力在中国的市场策略由过去新梯市场为主的策略,转变为“新梯+维保+更新改造”三轮驱动策略。
中国是全球在用电扶梯数量最多、也是最年轻的市场,当前拥有设备约1,000万台,其中约90%的设备使用年限不超过15年,这种市场结构预示着在未来数年内,中国将面临巨大的更新改造需求。据通力估计,更新改造市场将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到2030年将翻两番。此外,2024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民生难题。包嘉峰表示,通力会将更新改造业务构建成为行业未来的增长动能,重点为老旧建筑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更新改造和老楼加梯解决方案,积极支持城市更新与发展。